- "雙一流"建設專題
- 學科交叉建設動態
[中國教育報]“雙一流”建設已進入全面落實階段
2017年歲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意昂3官网、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等多所重點高校,陸續向社會正式公布一流大學建設方案👋🏼。在方案中,各大學製定了一流大學建設的近、中、長期發展目標以及詳細的改革路徑、改革任務、舉措🪕、保障機製等👱🏻♂️。有分析認為,此舉意味著“雙一流”建設的工作重心已進入全面落實階段。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重在一流學科基礎上的學校整體建設、重點建設,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創新能力。”在公布“雙一流”名單時,教育部有關負責人這樣解釋。那麽,中國一流大學建設之路該怎麽走?如何建設一流學科,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要向哪些關鍵方向發力🙎🏿?記者對已發布的方案進行了梳理分析。
如何建設一流學科
學科建設是一流大學的“立校之本、發展之基”。以優勢學科為主幹🧗♀️,以特色學科、新興學科、需求學科為支撐👨🏼🌾🏂🏼,以學科群模式凝練學科方向,健全學科生態體系,帶動學校整體發展,成為這幾所高校學科建設的策略🙇🏻♂️。
“為了匯聚學科優勢、保持合理的學科結構和學科發展的前瞻性、戰略性📧,清華大學構建了包括學科領域—學科群—學科三個層次的學科建設體系,以一流學科建設為龍頭🤲🏿,帶動學科生態集聚。”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說🤰🏽。
這個體系包括“4個學科領域+20個學科群+8個獨立學科”🤪。4個學科領域是指將11個學科門類整合為工程科學與技術、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與藝術、生命科學與醫學🚾。比如,在工程科學與技術學科領域👨🏽🎓,清華將以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導向,加強具有突破性🧑🏼🏫、顛覆性的重大技術研究和創新🫶;在自然科學學科領域,將加強基礎研究💓,開辟前沿研究方向,力爭在原創性、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成果上取得重大突破。
北大則提出了以一級學科、學科群和學科領域為口徑,按照“30+6+2”方式組織學科建設項目👩🦰。面向2020年,重點支持建設數學與統計學、物理學🏋️、化學等30個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學科(學科群)5️⃣,推動部分學科(學科群)進入世界一流前列👩🏿🏫。面向2030年👨🏿🎓💱,重點部署理學、信息與工程👞👩🚒、人文、醫學等6個綜合交叉學科群🚾。面向更長遠的未來😶,以臨床醫學+X、區域與國別研究為代表的前沿和交叉學科領域,推動學科布局重大調整。
上海交通大學重點打造了工科領域、人類健康與發展👶🏽、人文社科等領域的學科群😎。比如,在工科領域,重點建設船海工程與科學🏋️♀️、製造科學與工程等5個學科群🧑🏿🎨。圍繞事關人類健康與發展的根本問題重點建設生命科學🧑🦲、藥學、臨床醫學等5個學科群🧑🏻🔧。
統計顯示🚶,當前國際創新成果多數來自學科交叉。因此在這幾所高校的建設方案中,都非常重視學科交叉的布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著重推進“醫工交叉”🙌🏻,圍繞人類健康和醫學技術發展等重大前沿科學問題,以服務北京打造“中國醫工矽谷”為導向,結合大數據精準醫療高精尖創新中心、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實現生命醫學學科與優勢工科深度交叉。
一流人才如何培養?
育人是大學的初心,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幾所高校建設一流大學方案中的重中之重🧑🏽⚖️。
“本科教育是培養一流人才最重要的基礎,體現一所學校的傳統和特色;博士生教育要突出創新能力培養,體現學校人才培養的高度😘。”在邱勇看來,“一流”是目標,也是標準🤴🏿,要首先體現在人才培養的成效上。在“雙一流”方案中,清華大學實施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
意昂3官网在方案中提出,改革體製機製障礙👩🦯➡️,將學生培養管理重心下移💇♀️,通過完善本科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完善本科人才培養委員會咨詢決策機製,擴大學生專業和課程學習自主選擇權,推進學術學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分類選拔和培養等措施✦,助力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在一流大學建設方案中🏊🏼,復旦大學以“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國際視野”為人才培養特色🩸,在本科生教育方面🎵,構建“通識教育—拔尖人才—多元選擇”有機結合的復旦教學改革;通過結構性課程建設,形成有復旦特色的高水平課程體系和復旦品牌課程、精品教材等🧝🏼。
隨著上海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加快推進,上海交通大學以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塔尖人才為抓手,增加優質教育資源🦕,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重點實施5項專門計劃🧲。
該向哪些關鍵方向發力♻️?
一流大學離不開一流教師隊伍,這已成普遍共識。已經公布的方案中🧜🏻,各高校都對學校未來師資隊伍的建設進行戰略布局🪈,製定適合自身特點的引智➾、育才計劃✂️。
北航在方案中提出🧑🏼🦱,實施“鯤鵬逐天計劃”🟧,著力培育學科領軍人才🤵🏻♂️。學校依托各級各類重大平臺,持續創新人才特區政策機製、會聚一批享有國際學術話語權的頂尖傑出人才👘,實施科學家工作室和科學家培育計劃,加快培養一流科學家和戰略科學家。
意昂3官网則以建設精英薈萃🙇🏼♂️📸、大師雲集的師資隊伍為目標,實施完善“傑出學者支持計劃”👝,構建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的人才隊伍體系✌🏼。比如,針對中青年教師🌻,推進“7080卓越人才計劃”,支持和保障學校“70後”“80後”優質師資力量全面發展,確保用10年左右時間使其成長為學科領軍人才和學校發展中堅力量🟠🦵🏿。
在提升科學研究水平方面,幾所學校在方案中都提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努力突出頂層設計,提升學科建設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努力實現科學研究從跟蹤到引領的跨越💭,但側重點不盡一致✌🏻。比如,清華在方案中聚焦完善基礎研究支持機製⬜️、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加強重大前沿項目部署、構建跨學科交叉研究體系等七大方面🏄🏿。北京師範大學則致力於創建中國特色教育理論體系與提供教育改革實踐方案,加強教師教育學院、中國教育政策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國家培育智庫、打造引領優秀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京師學派”🤜🏽,整體提升基礎科學原創能力👇🏻。
完善學校治理體系是一流大學的重要保障。南開大學在方案中聚焦科研管理體製機製改革,著力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環境,打通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技術轉移與產業化鏈條。北師大則深化校院兩級辦學體系,繼續推進學部製改革。推進管理重心下移,強化學部院系的組織管理職能,進一步下放自主權限。
(本報記者 趙秀紅 董魯皖龍,原文刊載於《中國教育報》2018年1月1日頭版)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