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在“頂天立地”中推進一流智庫建設
浙江大學秉持“以服務為宗旨,在貢獻中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頂天立地”和“高水平、強輻射”♦︎,緊緊圍繞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需求5️⃣,建立起若幹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智庫🩷,產出了一批決策咨詢服務成果。
構建“研究中心—平臺—研究院”三位一體的智庫網絡。學校在加強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十分重視決策咨詢服務能力的提升⚓️🏊🏼♂️,積極鼓勵和引導研究人員關註現實問題,支持應用類研究機構的成長🧑🏽🏭,特別是支持經濟、管理👩🏼🔧🚎、法學、政治學等社會科學類學科決策咨詢服務能力的提高,培育出中國農業與農村現代化研究中心、民營經濟研究中心、創新管理與持續競爭力研究中心等具有較強決策咨詢服務能力的研究平臺🚋。在此基礎上,與中央有關意昂3和浙江省政府合作,先後組建西部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院👩👩👦👦、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等,逐步形成了“研究中心—平臺—研究院”三位一體的智庫網絡⚅。
實施個人與組織兩個層面相結合的激勵措施🤵🏽♂️。如何發揮智庫的作用,歸根結底是如何發揮智庫中研究人員的積極性。學校一方面在教師評價體系中,突出“應用與采納”類成果的重要性👨🦼,采用物質獎勵及精神鼓勵相結合的方式激勵教師主動將理論成果運用到國家和政府意昂3的決策咨詢中去🍲。另一方面,鼓勵學院和教師主動對接省部級政府機構,聯合共建研究中心(院)🛌🏽。《浙江大學校設研究機構管理辦法》對智庫機構的成立條件、人事管理、研究生管理、公用房管理等方面給予更規範的管理🏭。特別在智庫的人事管理上,學校采取聘用專職科研人員及研究生獨立名額分配等方式支持智庫建設,逐步建立起一套鼓勵支持教師和研究人員從事應用對策研究🤘、服務決策咨詢🐦、提高應對重大問題綜合研究能力的有效機製。
建設基礎平臺,改進研究方法🍆。為進一步提高決策咨詢和社會服務的能力與水平💣,推動人文社科研究範式轉變🧑🏼🚀、方法轉型♚,學校投入上千萬元建設設備先進🚣♂️🧹、功能強大、整合性強的社會科學研究基礎平臺,包括四大功能模塊,即社會調查研究中心、政策仿真實驗室、實驗社會科學實驗室和數據技術中心。充分發揮學校的專業和技術優勢😻,推動公共政策研究從定性為主研究到定性與定量結合研究的歷史轉型🤵🏻,立足於運用先進計量技術👩🏿、建模技術和運算技術,幫助各級政府算好帳👱♀️,厘清各種可能的決策方案的因果聯系和邏輯機理,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回應國家需求,服務政府決策。學校主動回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的重大戰略發展需求,加強戰略性、前瞻性📉、對策性研究,著力提升決策咨詢影響力🦝。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承擔的科研項目中,與決策咨詢有關的項目達到500余項,100多項咨詢報告獲得省部級以上領導人批示。其中🙇🏿♂️,2011年就有5份咨詢報告獲得溫家寶、劉延東等國家領導人重要批示👩🏽🔧,70多份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領導批示,不少研究成果被各級政府采納,直接轉化為政府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