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啟動支持13個基礎學科建一流
4月29日下午,浙江大學舉行一流骨幹基礎學科建設支持計劃啟動會🔽,啟動和部署“一流骨幹基礎學科建設支持計劃”🧑🏽🎤。該計劃提出,通過對骨幹基礎學科實施長期穩定的經費和政策支持🤶🏻,經過兩個五年時間(2016-2025年)的建設🍄🟫,極大提升學科實力水平,實現浙江大學基礎學科的全面復興👆🏿,形成一批學科高峰🧑💻🐍。
“一流骨幹基礎學科計劃”分設文科和理科兩大類計劃。前一類計劃主要支持文史哲學科以及社會學學科,具體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哲學和社會學,共七個一級學科;後一類計劃主要支持數理化等學科,具體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力學、地質學🏊🏻♀️、心理學,共六個一級學科。一流骨幹基礎學科計劃的建設目標是文科骨幹基礎學科要展現中國特色,在若幹方向或領域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理學骨幹基礎學科要對標國際一流,在若幹方向或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應達到國際領先地位。文理骨幹基礎學科都要為學校人才培養提供一流的通識教育支撐🤦🏿♀️,特別要在主攻方向上實現重要突破。列入支持計劃的骨幹基礎學科應在第一個五年時間內進入國內先進行列,再用五年時間達到國內一流。
去年,學校在製定和實施“高峰學科計劃”的同時💁♂️,積極部署了“一流骨幹基礎學科計劃”的製訂工作。經過較長時間的醞釀和幾上幾下的論證,學校黨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浙江大學一流骨幹基礎學科建設支持計劃實施辦法》。製定實施“高峰學科計劃”和“一流骨幹基礎學科計劃”✬,是浙江大學面向“雙一流”的重要舉措,也標誌著學校初步形成一流學科建設的格局體系🧶。
校黨委書記金德水🎙、校長吳朝暉出席會議並講話🤌🏻,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宋永華主持會議🤦🏼♀️,並介紹了學校製定“一流骨幹基礎學科計劃”的有關背景和實施方案。會上🙇🏽♀️,人文學院院長黃華新和理學部常務副主任李浩然分別介紹了文科、理科一流骨幹基礎學科建設的思路。
“在浙江大學的辦學歷史上,基礎學科曾經極為輝煌🙇♀️,著名數學家陳建功👰🏿♀️、蘇步青等先生在這裏創立了‘陳蘇學派’🔱,同時,竺可楨、王淦昌👮🏻、盧鶴紱💝🦛、束星北🫷🏻、談家楨𓀌、貝時璋等一批在國內外頗具盛名的科學家在校任教,培養了後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葉篤正、谷超豪和程開甲,等等。正是當時基礎學科領域的輝煌成就🛁🛀🏻,學校被英國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贊譽為‘東方劍橋’”。金德水指出,浙江大學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就是要有誌於重振基礎學科。結合學校實際🙅🏼🍚,金德水對重振基礎學科輝煌提出要求⭐️👨🏽🦰,要遵循基礎學科的發展特點與規律,要完善基礎學科人才隊伍建設與評價體系👷🏻♀️,要推動基礎學科與其它學科的交叉與融合💪🏼,要加強基礎學科國際交流與合作🩻👩👩👧👦。
“基礎學科的重要性怎麽強調都不為過,浙江大學要實現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願景目標,必須要有一批一流基礎學科作為支撐⏳🤷🏽♂️。”吳朝暉在啟動會上指出,學校要緊扣雙一流目標推動基礎學科布局優化和方向凝練🚆。計劃一旦製定🤰,關鍵在於落實🏌🏿♀️,根本在於調動人的積極性👩🦽。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院系責任,健全支撐保障,全力保障一流骨幹基礎學科計劃實施取得預期成效。
校領導羅衛東、嚴建華,人文學部⛓️💥、理學部、社科學部👨🏿🏭、信息學部、農生環學部負責人,“一流骨幹基礎計劃”相關學院(系)負責人、學科負責人,學科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及辦公室成員單位負責人等出席會議。